2)第274章 斛律打工仔_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佝偻点背,收敛眼神,倒也显不出素日的气场。

  走近了看,果然,几十个帐子下全是食摊。

  仅这一点,就让斛律侯震惊无比!自来北域后,凤阳平原始终都是灰扑扑的萧条景色,去年更是千里无烟,即便在邺城时,他都多久没见到热闹喧嚣的食摊了。

  “远来的?那边有免费喂牲口的草棚。”一个担夫从他旁边路过,热心告知。

  斛律侯其实也看到了,想不到是免费的。他将信将疑牵马来到草棚处,棚下共有二十组大石槽,每组石槽食、饮水平行排列。食槽内是新鲜的苜蓿和碎谷壳,长度可供三头牲口并排吃。

  已有二十几头牛、六匹马在内。

  一个老妪坐在棚边,椅子是带背的高椅,面前还放着一个食桌,桌上有饼和水囊。

  斛律侯咽咽唾沫,肚子开始叫唤。他带了饼出来,但不知道路上会饿几天,所以不是特别饿就不吃。

  老妪朝他温和一笑,说道:“小郎君是游历者?可放心将马拴于此喂食,都是免费的。”

  “多谢老姥儿。”斛律侯客气的朝她点下头。他将马拴好,又盯着满槽的苜蓿咽口水。特老母的,这里的牲口比他斛律部的勇士吃的都好。

  草棚边竖着个木牌,字写的不好,但很白话很清楚:此处供马、牛、驴等牲畜免费饮食,且河坝正招募畜力,按天结算,劳动一天,主人可得两铜币。

  “老姥儿,河坝服役还给铜币?”斛律侯震惊无比!因为中原各地货币早就废弃了,朝廷制造过几次劣币,根本不被百姓承认,全都以粮食、盐、布匹这些实物代替货币。

  老妪从斜挎的布包里掏出一个铜币,显摆道:“这就是铜币,小郎君一看就有把好力气,只要肯出力,你那牲口每天可赚俩铜币,你也可赚三个。加起来,一天就是五个!”

  “我如何赚?”斛律侯一捏铜币就有数了,真是上好的黄铜!而且此铜币制作的也太精美了!正面是浮雕“耕犁图”,背面简单,只有浮起的一条略带拐弯的竖线(数字1),铜币周圈是细密的丝齿。

  丝齿绝不只是为了好看,倘若谁想从铜币上偷铜,丝齿一缺,铜币就不被百姓承认了。这是谁想出的法子?太妙了!可惜丝齿手艺太难,普通匠人根本做不出来!

  老妪连咳两声,斛律侯赶紧将铜币还给她,装成很不好意思的样子说:“我见识少,头次见这样好看的铜币。”

  老妪起身,指着坝上热火朝天的百姓,说道:“去那里吧,只要肯出力气,既能赚钱,又有饭食吃!”

  咕噜噜...斛律侯肚子配合的一叫。

  “还管饱哩!”老妪补了一句。

  斛律侯这回是真不好意思了,朝坝上走去。

  那里有处显眼的几条长桌,坐着几个学子模样的少年。斛律侯先看了一小会儿,有登记姓名、来处、原籍的,有领食牌的,还有专门解惑的:“食牌通用,在此处哪个食摊上吃都可以。”

  斛律侯走到造册桌,问:“是在此处雇工么?”

  “对。按天结算,一日两餐。”

  “我若有事,随时可走?”

  “是的。”少年脸上带着和善笑意,很耐心解释:“不过郎君有事离开时,最好结算完一天的再走。半天劳工,我们只发食牌,不结算工钱。”

  “那我报名。”斛律侯肚子又一阵叫唤。

  “好的。姓名、从哪来、原籍在何处说一下。”

  “我姓王,没名,人都叫我王大郎。我从陈留郡来,原籍就在陈留郡。”

  “你们陈留郡来的人还真不少。”少年登记这些,并不多问,拿小钻头刻个“王大郎”名牌。“挂脖子上,每天黄昏以此牌找工头结算铜币。”

  旁边少年递给斛律侯一个食牌,说道:“你先去吃饭再干活。”

  “这样能行?”

  “你肚子都叫了,饿着咋出力?我们又不是剥削者,快去吧。食牌通用,在此处哪个食摊上吃都可以。”

  斛律侯就像才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头重脚轻的来到食摊。

  冒热气的大蒸笼,“刺啦”下锅的炸面果,竟竟竟...竟然还有卤肉!

  好香啊!

  好多好吃的!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