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43章 卡车需求 3_德意志崛起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不是甩锅行为吗?

  所以,鲁普雷希特必须有自己的后手,兴建由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贸易引进其它国家的产品来弥补军工的不足就是另外一个后手。至于有没有第三个后手?自然是有的,如果公司效率太低,或者政府的动员令阴奉阳违的话,那么政府直接接管也是有可能的!

  而在第二个措施中,必要的时候从法国购买大量的汽车或者军事用品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而为了让法国生产的各种车辆能够顺利的在东线恶劣的路况上使用的话,并且在某些零部件上可以和德国生产的车辆互换。那么就必须让法国人在技术上先进行一些准备,比如说,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技术规则,以提高成品对东线环境的适应性,以及降低后勤补给的难度。

  当然,这种类似标准化的措施一定需要让法国和德国的工业企业就现在生产模式和规格进行修改,肯定会造成一些麻烦,但是现在有麻烦总比未来有麻烦强多了吧!毕竟鲁普雷希特可不愿意看到,历史上类似虎式坦克、豹式坦克以及虎王坦克搞出来三个系统,每个系统之间都无法兼容的悲催情况!

  而如果法国汽车公司愿意在德奥设厂的话,自然也是欢迎的,尤其是奥地利,实际上,以德国企业的资本和技术水平,法国人想要在德意志境内讨到一些便宜是很难的,但是在奥匈帝国就大有可为了,尤其是小型汽车领域,毕竟之前,为了准备战争,奥匈帝国的资金投入也主要在载重汽车和特殊底盘上。而现在奥匈帝国跑的汽车也都是泰脱拉和巴伐利亚工业集团生产的。再加上一个准备大量军转民的斯柯达公司,奥匈帝国内部的汽车市场也就这样了!

  不过相对于王储对法国航空业的重视,他对法国的汽车产业倒是并不是那么看重,毕竟王储只是需要后者的产量来弥补德国工业的不足,至于说技术水平?那是肯定不如德国本土企业的,至于汽车工业的高端升级版本,比如说坦克,法国人在历史上也是找不到什么亮点的。德国人在坦克工业的子系统配件上几乎都是顶尖的存在,只是最终的定位和选择上有一些问题,属于脑洞问题而不是基本功问题。所以对此,王储也并不是十分认真。交给手下办就可以了。

  就在法国汽车行业准备进入德奥市场的时候,法国航空业也对即将在慕尼黑举办的航空招标兴趣十足,虽然航空招标的部分项目都是民用机项目,比如说邮政机、运输机、水上飞机等等,但是对于真正懂航空的人来说,其中的一些细则要求明显是军用飞机的,比如说对速度、货仓的尺寸要求等,按照某些人的说法,这个货舱似乎不是给邮件准备的,而是专门给炸弹准备的......。

  不过这也没什么意外的,毕竟历史上的BF109可以挂一个竞速机的牌子上岗,HE111轰炸机开始是以邮政机的名义开工的。无论是法国私人的法尔芒航空公司、布雷盖航空公司亦或者国营的西南航空公司都对这次竞标充满了希望。虽然也许因为法德之间在1年前还在战争上打生打死的。在感情上无论是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有些别扭。

  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