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章 当校长去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复兴军拥雄兵十万,在他们看来只要挥师北伐,取半壁易如反掌。稳定个三五年,直取京都,随后天下传檄而定。

  对此韦珣心知肚明,但他并不着急。因为取天下容易,治理天下就难了。不说别的,无官不贪的官僚体系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底蕴,无非就是这个天下换了个皇帝换了一个姓氏国家换了一个名称。

  到时候这些腐朽的官僚还是要被留用,就他们那贪婪的性格和醉心权术的尿性,用他们恐怕韦珣的中华梦会跟光头校长的果党一样了。

  这样的华夏如何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与其他国家竞争?只会推诿扯皮、争权夺利的官僚们会将自己制定的发展计划执行几分?恐怕不止不能助益国家的发展,拖后腿捞钱才是他们的作用。

  工业的硬实力在三千万美元的代价下逐渐形成,韦珣下一步的重点是军队建设和政法专业的干部培养。

  军队的强弱是干系到国家强弱最根本的一环之一,尤其是现在的义勇军军官不论是高层还是连排级骨干都是火线提拔,对于军事理论和军事战术都是通过小册子学习。

  虽然勉强适应了之前与日军的战斗,并且靠着种种优势打赢了战争。如果不趁着有时间好好改造一下军队和培养一下军官,恐怕未来军官阶层权力固化之后想要进行改变会极为困难。

  之前是没有时间给韦珣这样做,现在有了时间,韦珣沉下心思整理了自己所学的知识,未来世界的发展脉络,开始找人来记录自己对于战争、政治、教育、国防、科学的见解和有限的知识。

  韦珣不得不承认九年义务教育的伟大,这个制度或许难以教育出绝世的天才,但是也为绝世天才的出现创造了基础。尤其是像韦珣这样在后世不过是中人之资的人,物理、化学、工业、文学、历史都涉猎不少,很多工作只要实习两三个月就能胜任。

  尤其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军事著作、党政历史、经济贸易、农业工业这些韦珣接触了不少,很多信息都几乎透明化。

  之前因为时间紧急,请人润笔的几本军事教材和政法教材有些效果,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体系。

  所以这一次韦珣决定先在军事教材方面进行重新整理编撰。

  第一类就是参考蒋百里将军编写的《国防论》和后世自己兴趣爱好下读的近代国防著作。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韦珣引用了艾教授的语录之一,气魄胸怀,让人看到第一句话就热血沸腾。

  在这本《国防论》中,韦珣从华夏领土所处地域,拥有的优势劣势一一表述,从岛链于华夏的重要意义到东北、西北、西南、北方防御需要针对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训练适用于地理气候环境的军队。从军用工业到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