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四章 德意志文化斗争事件_帝国法兰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您提供最快更新!

  ,为您。

  第三更完毕,求月票!

  一个国家的前进总需要一位高瞻远瞩的舵手,恰好拿破仑充当了这个角色。在他跟康罗贝尔元帅秘密交谈之后,战略欺诈总局也正式的确立。这个确立是秘密的,没有任何的报道和声张,拿破仑为康罗贝尔元帅提供足够的情报分析人员还有法国高层智囊。

  而战略欺诈局的第一步,就是光明正大的支持和利用德国境内的国际教权主义者,挑拨俾斯麦和天主教教徒之间的矛盾,通过文化斗争,开始支持德国罗马天主教徒。

  此时,法国国内正在文化斗争之中,去年十二月普鲁士天主教候选人组成了自己的中央党,而他们是支持梵蒂冈的。而两个月前的帝国国会选举中,他们以全德天主教运动的面目出现,一跃成为第二大党,其还得到普鲁士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中波兰民族主义者和威尔夫党人的支持。中央党成为反对俾斯麦的最大反对党。

  法国的情报部门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秘密的向中央党提供资金,并且为他们反对俾斯麦造势。利用文化斗争的问题,反对俾斯麦的统治。

  然后是法国自身的表现,在拿破仑政府的领导下一直采取“履行条约”的政策,但它也模范德国的模式,推行普遍兵役制,并改组了军队,投入大量的资金改良火炮和轻武器。

  面对法国人的所作所为,俾斯麦感到不安和惊慌。

  法德签订的巴黎条约既是没有限制法国的军事力量,也没有控制未来的发展。他的对手仍然是个大国。法兰克福条约既没有限制它的军事力量,也没有控制它的的外交政策。如果法国想要复仇的话,道路将是畅通无阻的,如果巴黎下定了不死不休的决心,即便是英国德国和俄国重新组建反法同盟,也阻拦不了拿破仑手中长剑摧毁整个欧洲秩序的决心。

  在俾斯麦的心中,对于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恐惧深刻的烙印在普鲁士人的心理,变成了世仇的阴影。

  但俾斯麦没有意识到,法国人暂时走不了复仇的道路。色当战役改变了欧洲的力量对比,而且这种变化对法国不利短期内不会表现出来。德国的人口和经济资源在不断增长,而法国则几乎停滞不前。此时的巴黎只能做中兴之策,而不是占着一系列的优势贸然发起进攻。

  拿破仑是远见卓识的雄主,尤其是以穿越者的身份打量欧洲局势时,总能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到最关键的点。

  整个欧洲只有拿破仑预见性的知晓,1875年的危机事实上也是个骗局。俾斯麦未必真正想打一场预防性战争,他只是打算借此威胁法国人,使放弃重整军备,甚至是复仇的想法。然而俾斯麦强调的战争迫在眉睫,反而让欧洲大陆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安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