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三一章 六合之棋_重生之围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95年6月初,第8届“富士通杯”8强赛在中国棋院打响。参赛的各国高手汇聚京城。

  “早就想向小强学习一盘了,这次终于有了机会。”

  “不敢当,不敢当,您千万别这么说……”

  赛前的招待会,李小强的手和王立诚先生握在一起。面对王立诚先生如此说辞,李小强连忙谦虚。

  这次的8强对阵情况有点意思。两盘中日对抗,仔细一看,却是4名华人棋手。在看那边,两盘日韩对抗,却有3位韩国人。真正正宗日本血统的棋手只有小林光二一位。外籍棋手在日本围棋界的强势,这种情况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并将继续延续下去。

  李小强和王立诚先生虽然从来没有在正式比赛中碰过面,但彼此之间并不陌生。严格说起来,李小强从小到日本参赛的时候,就受到林海峰先生,王立诚先生等华裔棋手的多方照顾。因此虽然比赛在即,赛前却看不到一点剑拔弩张的气氛。

  王立诚先生也是这样,他现在看上去同样也是一脸轻松。和李小强简单攀谈几句后,他甚至兴致勃勃的说起了其他的事:

  “小强,你前两期和吴先生探讨的那个棋形很有意思啊。哈哈,不满你说,上星期我刚用吴先生那个构思,在“十段战”中切了赵治勋一盘。”

  “哦,还有这样的事?那赶紧把那盘棋摆来看看……”

  王立诚先生说的,其实就是吴清源先生的“二十一世纪围棋下法”。

  说实话,吴先生的“六合之棋”,“二十一世纪围棋”名气虽然足够响亮,但影响力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原因很简单,职业围棋是很残酷的,也是很现实的。就像真实历史中的那样,当李石佛下出他那著名的“李石佛的单跳”。“李石佛的拆二”,大家虽然对他那种棋评价不怎么样,普遍认为那种下法“稍缓”。但是并不妨碍大家跟风。这里面的理由,自然是因为李石佛用这种下法赢过很多棋,这种下法是经过实战检阅过的。

  而吴清源先生提出的新下法,叫好的人虽然多,但真正效仿,真正愿意在实战中运用那种下法的棋手却并不多。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那种下法并没有经过多少实战检阅,因此即便是吴清源先生提出来的下法。也没有多少职业棋手愿意冒风险。

  当然,并非所有职业棋手都是这样。在真实历史中,至少有2位棋手受“二十一世纪围棋下法”影响颇深,并且取得很好效果。这两位棋手,一位是芮廼伟,而另外一位,则是王立诚先生。

  “廼兄”自不用去说她了,她现在是吴清源先生正式登堂入室的关门弟子,待在日本虽然没有正式比赛下。但是她作为吴清源先生的助手,目前正在帮助吴先生整理他的著作。“廼兄”能在过几年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