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三六章 真正的妙手,就是没有妙手_重生之围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棋院,第5届“东洋证券杯”的8强战还在继续。

  下午2点多钟左右,李小强和李石佛的比赛也进入到一个相对关键的时刻。在这个时候,整个比赛持续了3个多小时。目前棋盘上大概下了80手棋左右。

  对局室内,李小强审视着全局的形势,他正在进行一次形势判断。在通常情况下,李小强一般很少在这个时候进行精确的形势判断的。因为一直以来,李小强就不是那种“抠着目下棋”的棋手。和目数相比,李小强的形势判断更依赖于自己的棋感,一种从“子效分析”培养出来的棋感。但今天的情况不一样,李小强认为今天的局面比较特殊,因此有必要进行一次精确的形势判断,以此确定自己下一步的行棋方案。

  在围棋中,所谓的形势判断说难也难,说容易其实也非常容易。说它难,这是由于围棋这个游戏高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即便是最顶级的棋手,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判断就一定正确。

  说它容易,是因为围棋中的形势判断,无非就是要把握住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第1:看实空对比,第2:看棋的厚薄。对于这两点,不管你是职业棋手还是业余棋手,其实都是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差别只是精确性和准确度而已。

  在这两点上,前者比较具体,因此相对容易。比如过去日本围棋界业余段位制度的确立,一般就是认为如果学会了“点目”,那就具备了业余有段水平。这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假如你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呢?那么对不起,你很可能就需要继续努力了,你很可能仅仅就是一位“K”级棋手。

  和“点目”相比,判断棋的厚薄就相对比较难了。因为这种东西比较“虚”,对于同一个局面,可能不同风格的棋手都会给出不同的判断。

  李小强现在进行的形势判断。他自然也不会例外到目前为止,他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先从容易的开始:在这盘棋前面的进行,由于李小强在序盘阶段连续脱先,他的实空领先无疑。

  李小强精确的判断了一下,自己已经圈起的“确定地域”,应该要比对手多10目棋左右。在实空对比方面,自己是有优势的。扣除贴目的5目半,自己实空的领先优势大概在4到5目之间。在顶尖高手的对局中,这样的差距已经很大。

  另外从棋的厚薄来看,李小强认为自己的棋也不薄。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李石佛在序盘阶段就采取的是“打散”策略。除了那个可能出现的劫争外,其他地方没有任何弱棋。

  至于那唯一的不确定因素,李小强认为自己也不怕。这个劫争的价值很大是没错。假如输掉这个劫争的话,黑棋在这个局部最少要损失30目,负担很重。但李小强认为,李石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