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纳捐助饷_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也是那种胆大妄为之人,他知道加征税赋会使老百姓日子更难过,但是,他认为该加的时候还是要加,如果张斌敢提,他真敢加!

  张斌当然不会干这种饮鸩止渴的蠢事,他的计划是需要更多的人马,但是,这些人的粮饷马并不需要朝廷负责,更不需要崇祯加征税赋。

  他正想趁此机会把东番九卫的战兵光明正大的拉出来呢,这个时候东番九卫战兵数量连十万都不止了,拉十万人出来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这十万人马不能突然出现,更不能让崇祯知道是他私自招募的,如果让崇祯知道他暗地里招募了这么多军队,不跟他翻脸才怪。

  明朝并不是不准招募士兵,但是必须经过皇帝允许,在兵部报备之后才能招募,这种士兵称为私募兵。

  私募兵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明朝前期和中期很少具备这种特定环境,所以,那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私募兵的记载。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由于屯卫逃逸严重,各都司卫所剩下的屯卫本就不多,再加上屯卫体系糜烂,就算剩下的这些屯卫大多也成了都司卫所军官手下的农奴,甚至有的还成了兵痞、地痞、流氓,所以,很多将领都不愿意用屯卫,宁可用私募兵。

  私募兵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戚家军和川军白杆兵,这两支劲旅里面基本没什么屯卫,都是戚继光和秦良玉等人在地方上招募的平民,其赫赫战功也足以证明,这个时候的屯卫甚至还不如训练有素的平民。

  张斌就是想趁机将东番九卫的战兵变成名正言顺的私募兵,虽然东番九卫都是在编卫所,这些战兵也是从屯卫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他还是不想这些战兵以屯卫的形式出现,因为一个卫所满编也就五千多户屯卫,他无法解释这十万大军是怎么来的。

  现在,崇祯竟然主动提及这个兵力问题,那再好不过了。

  张斌连忙顺势道:“皇上,微臣有个想法,那就是在福广招募一批新兵,福广这些年并未遭灾,老百姓日子过的也不错,兵员素质比起西北五省来要好上不少,招个十万青壮应该没有问题。”

  果然又要招兵,招就招吧,崇祯咬牙道:“也行,不过,这样一来,这剿饷和练饷都要增加,你说增加多少合适?”

  没想到,张斌却是摇头道:“皇上,这些私募兵的粮饷并不需要朝廷负担,微臣在福广的时候结识了一些大商户,当初剿灭海盗的时候粮饷就是找他们募集的,现在国家有难,微臣想他们应该不会坐实的。微臣撇下这张脸不要,去求他们,相信勉强能把这十万大军三年的粮饷凑出来。”

  不需要朝廷负担粮饷!

  崇祯闻言不由一愣,不过,很快他便反应过来了,的确,张斌在福广追剿海盗的时候从来就没有问他要过粮饷,他的粮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