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齐心协力_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斌对前世的展地方经济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研究的,要想富,先修路,这只是开始,路修好了,你总的有东西卖出去,紧接着就是展地方特色产业了。 ̄︶︺sんц閣浼镄嗹載尛裞閲渎棢つ%.%

  举杯敬了回酒,他紧接着道:“刚才已经说过了,其他商帮运货的车子回去的时候一般都是空着的,我们必须想办法让他们在福建采购货物回去卖,那么怎么让他们满载而归呢?”

  众人一脸茫然,展经济,这会儿还真没什么人研究。

  张斌继续道:“要让商贩进购,自然是福建有的,其他地方没有的,或者是不多的,不然就没什么钱赚了。福建特有的,或者说比别的地方多的,比别的地方好的货物有哪些呢?”

  他有意停了下来,夹了口菜,随便扫视了在座众人一圈,示意他们开动脑筋,好好想想。

  这里面要说对福建最了解的,也就洪先春和蔡善继了,但洪先春是武职,只能说粗通文墨,要他出谋划策,貌似是不大可能的,剩下的也就一个蔡善继了。

  果然,蔡善继考虑了一会儿便试着回答道:“要说这福建特有的,属下觉得,干荔枝、干桂圆、干墨鱼等干货应该算吧,还有白糖、茶叶应该勉强也能算吧。”

  张斌点头鼓励道:“嗯,这些都能算,但是这些生意基本上都有人做了,再展利润也有限,我这里倒是想到两样好东西,利润空间还很大,这两样好东西那就是马铃薯和蕃薯。”

  蔡善继颇有些不解道:“这两样东西外地倒是不常见,但是利润好像不高吧,两百斤能卖一两银子就不错了,属下在泉州任知府期间也了解过这两样东西,产量就和粮食差不多,一亩地四五百斤撑死了,这个,能有什么利润吗?”

  张斌倒是有备而来,他微笑着摇了摇头,随即从怀里掏出一本《马铃薯与番薯种植纪要》,颇有些自得的道:“伯达,这个你就说错了,我在平阳任县令期间就试种过这两样东西,择优选种的话,每亩最少能收获两千斤,而且,一年还能种两季。”

  择优选种,字面意思就能听出来,应该是选取上季收获的马铃薯又或是番薯中个最大的当种子。

  这个还真没几个农户会去试,大家一般都挑大的吃,把那些手指粗细,根须一样的,又或鹌鹑蛋大小的,拿去当种子,谁会吃那些一口都塞不满的,而把肥大的拿去当种子啊。

  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每亩两千斤,一年两季,也就是说每亩一年能收四千斤,怎么可能!

  蔡善继有些难以置信的道:“四千斤,怎么可能!”

  前世,四千斤好像好只是土豆的最低产量,红薯好像一季就能产四五千斤,当然,这个海口张斌还不敢夸,因为他不知道后世的红薯和土豆种苗有没有经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