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章 新产品上市_明末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孩子是王朝延续的希望,尤其来自帝王家的嫡系血脉。

  在这个基础上,皇族的人希望子女能够争气,忠臣们希望皇子能够称职,权臣们希望皇子惰怠,阴谋家希望皇子残暴。可以说,自他们两个出生,他们接触的人和事,都有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至少稍微不注意,或许一个帝国的希望,就会误入歧途。

  他们比一般的幼苗更需要呵护,但若是过度呵护又容易毁了他们。

  可以那么说,要把一个皇子完美的培育起来,必须要24小时全方位监控,在毁掉他们的情况下,让他们接触各个领域的人们,同时又要时刻跟进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免误入歧途。

  有什么比这样更累的?至少张弘斌承认,这只怕比自己这样开创一个帝国要累得多。

  尤其现在还仅仅是两个,若再多出个四五个,只怕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自己根本分不出任何心思去做其他事情了。这情况交给他们的母亲都不让人放心,毕竟女人太宠爱自己的孩子了,不小心会毁了他们。而且侧妃会不会想要自己的儿子登上那个位置,进而传授一些不应该传授的东西,也是让人非常的头痛。

  张弘斌没辙了,继承人很重要不假,但真的想要一个帝国千秋万代,看样子不能够一来继承人培养系统。

  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它会在什么时候被废置。毕竟有些子孙,他们不希望这样费力的培养继承人。同时也不能够保障这个基本依靠人力的系统,能够精确的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皇子。

  所以,关键的不是皇子,而是帝国的制度。

  比如,基本上不允许修改的宪法,以及对君王权力的一些限定。不否认,这样会让自己的后代过得很苦,但至少可以让整个张家延续下去,不会和其他皇朝一样,三代而弱,五代而衰,七代以后基本上都靠强力的文臣武将硬撑,文臣武将死光了,帝国就完蛋了。

  很神奇的,所有的封建王朝都在遵守着这个规律。当然,元朝不算,那不是华夏的朝代。

  意识到这个,张弘斌终于开始关心立法的问题。主要法律其实用的还是大明律,最多适当加以改良。行政模式得到了改良,但封建成分依然非常的明显。所谓的议会只是相当于内阁一样的存zài,至少里面的官员并不是民选的结果。

  说到民选,自然也离不开党派这个说法。

  华夏未来的行政制度,张弘斌觉得非常适合华夏的情况。太祖爷看得很透彻,华夏的权力核心不需要第二个声音,因为华夏人本能的不喜欢当老二,他们只想当老大。为了这个结果,原本只是思想的分歧最终会变成内战的成因。

  但一个党派也不好,毕竟监管部分也等同于由自己人去做,贼抓住了自己同样当贼的父亲,原因是当贼的父亲,偷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