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百姓的怒吼_明末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夏似乎有那么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当新的领导上位之后,会很主观的把前任的成果推翻,然后开启新的研究。

  似乎不那么做,就凸显不出自己的能力,凸显不出自己上位的必然性一般。

  崇祯是一个小屁孩,今年他也不过十六岁,换算成未来的孩子,也就初中毕业左右。这个世界,似乎没有哪个家庭,会允许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当家,除非这个孩子非常的妖孽,比如张弘斌这个穿越者。

  崇祯不是一个穿越者,故而此刻的他,依然带着孩子的稚嫩,以及对政务的无知。这样的人,说是半桶水都可以说是抬举他了,而这样的人,也是最好忽悠的。这不,被东林党的人忽悠了一番,把魏忠贤的一qiē政zhì全部否定,并且让一qiē回归魏忠贤上位前,同时为了提高国库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全国性的加收了税赋。

  崇祯,稚嫩的他简直就是造反者的福音,没有他造反只怕真的不会那么顺lì。

  托福,如今整个陕西都在进行秋后算账之中。所有的百姓必须要补交去年和今年的所有税赋,当然劳役也是加倍。

  不是任何一个百姓都有足够的余量,而就算有余粮的,也未必能够交两年的税赋,况且还是上浮了50%的。各级官吏未必不知道这点,但涉及他们的乌纱帽,尤其他们也担心若是不按指标完成任务,会不会被套上一个‘阉党’的帽子,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是,只是希望能够尽kuài甩掉那顶帽子。

  不管为了什么原因,农民们必须要遭殃,至于农民被压迫到了极致会有什么副作用,实际上他们也不太清楚。

  是的,所有的官吏超过九成九根本不懂得行政!

  在八股文取士,而且东林党横行的明末,试问哪个考出来的官员,是熟悉政务的?就算熟悉,又有谁敢熟悉的?

  一个又一个师爷聘请回来,正是自己无能的表xiàn。结果自己的俸禄都不够请师爷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贪污。好吧,水至清则无鱼,大家都这样自己不那样,在明朝的官场是混不下去的,至少师爷是那么说的。而且听起来,慢慢也开始觉得有道理……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来着?哦,应该是口袋里面不知不觉装满了银子之后的事情吧?

  恩,这是为了融入大明的官场,这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造福更多的百姓……不得不为之!

  白水县县令马玉就是这样的一个庸才,请了五个师爷,几乎把政务都给算进去了。平时他也不懂这些政务的事情,只能说在师爷处理好了之后,稍微看看了解一下,省得自己不知道有那么一件事情就尴尬了。

  至于今年的税收,师爷说了,不想丢帽子的话,最好拼一点。

  好吧,马玉二话不说就挨个村子挨个村子的派人通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