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章 壕的世界你不懂_1980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章壕的世界你不懂

  蝴蝶的想法其实也并非是完全不可能的,军首长觉得它不靠谱,只不过是习惯性的将心比心,用中国人自己的思维去衡量别人,自然才觉得这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这样的交易在世界上还真不是什么稀奇事,不少的冤大头……我是说不少的国家都曾经这样干过。

  其实吧,这也没什么难以理解的——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中国人一样,对科技和发展偏执到了疯狂的地步,不管是什么样的技术都非得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否则就吃不香睡不着,总感觉会有刁民来害朕,用这些他还没有掌握的技术来卡他的脖子,然后就会咬牙切齿的发动全国的力量去搞攻关,不惜代价不惜成本的将这技术给破解,直到自己也可以生产出同样或是同类的产品,这才能稍稍松一口气,但很快又会将目光放到另一项他还没掌握的技术上,并且将这一过程不断的重复,直到自己完全的掌握了所有门类的技术,并将它们都做到最好为止。

  尼玛这根本就是有病吧?

  二十一世纪的地球为什么会被称为地球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时的地球各国,除了中国这个怪胎之外,走的都是分工合作,联手发展的道路,因为科技越是发展到后期,拓展出来的技术门类就越是广泛,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已经很难,甚至是不可能在全部的领域里去齐头并进,所以各国往往都是专注于某一项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致力于掌握和控制关键性的核心技术,而将那些次一级的技术去交给其他国家发展,回过头再彼此进行合作,这样一来,效率就往往要比自己一个人单干快得多,既省时省力,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和交流。

  按说这种发展模式其实也挺不错的,可坏就坏在那些西方国家太喜欢用技术去卡别人的脖子,而中国一直以来作为他们长期所针对的对象,更是吃尽了这种被人在技术上卡脖子的苦头,天长日久的,也就养成了啥东西都非得要自己学会弄的毛病。

  这样干,起步时当然会很痛苦,因为需要发展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一个国家的国力又毕竟有限,于是就什么都想做,可什么都做不好,只能靠干些低端的体力活来养活自己,慢慢的苦熬……但后来的发展也证明,这些痛苦并没有白熬,因为越是发展到后期,这种工业门类齐全,具有完整的工业技术链的整体优势,在国际的竞争中好处就越是明显。

  但是,就算是知道这个道理,也不是谁都能吃得了这种苦的,很多在中国人看来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其他的国家根本就不可想象。

  在中国,每一个出生的婴儿,当他长到六岁时,无论家境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他的父母是国家干部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