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商量_将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重以外,其他几个人,都算是赵石旧部。

  而张方重又是赵石亲自举荐,才进的枢密院。

  这么一来,有赵石在,枢密院的气氛还算和谐。。。。。。

  各人职司,其实都已经确定了下来,按照赵石看,如果外面有六部之称的话,那么在枢密院,就是小六部。

  差不多都是按照六部之职,设定的各人值守。

  张方重权责最轻,没办法,就算赵石举荐了他,旁人也明白,这位和晋国公几乎没什么关联,更非其门下。

  照顾着赵石的面子,没受多少排挤,就算不错的了,还想争权,估计连他自己都没想过。

  所以,跟兵部文书往来的事情,都都归在了他这里。

  好在,没怎么欺负人,不然的话,他只要稍微露出点不满,或者野心来,估计枢密院和其他各部打交道的事情,就能一股脑都堆在其人头上,那样的话,压也能压死人了。

  而几个人商量的,其实还是今年枢密院的重点应该放在何处。

  最终的结果,也没出乎意料之外。

  一个就是各地禁军的整编,去年实际上大致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今年需要做的是细致工夫。

  不要以为,军队的整编会一挥而就,这可能会拖上几个年头,甚至在十年开外都说不定。

  无数的细节,需要完善,无数的琐碎,需要处理,裁军,仅仅是第一步。

  种燧再次提出,想要在军中设立从上到下的类似于都察院那样的衙门的意图。

  赵石知道种燧的心思,但。。。。。。如果说去年他还支持的话,今年他的想法就变了。

  之所以他在成武七年的时候,曾屡屡有这样的建言,还是因为形势使然,既然斗起来了,就别讲什么情面,进攻才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无论是军中,还是在朝堂之上。

  但现在嘛,时过境迁,他觉得这个想法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因为他不认为在枢密院声势大涨的今日,还能从吏部那里夺取这样重要的权责,也多数不会再得到皇帝陛下的支持,枢密院一旦提出来,会遭到中书那边的严词拒绝不说,也很可能引发第二次文武之争。

  这在成武七年的动荡之后,是极为不妥当的做法。

  而种燧之所以如此热衷此事,在赵石看来,还是求枢密使之位不得,想要借机取得些补偿,也好在日后,跟张承分庭抗礼。

  赵石不松口,这事注定不会有什么结论,枢密使张承更不会极力去推动这样的事情。

  没有得到回应,种燧心中多少有些不满。

  但他知道,这主意本就是自己这个妹夫提出来的,如今却又含含糊糊,定有因由,只看过后这个解释能不能让他满意了。

  不满意的话。。。。。。。。嗯,他也没辙。

  在争夺枢密使之位的时候,他便明白了,这些年,他一直能从妹夫这里借力,是因为他没碰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