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商议_将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气,却好像发出了一声叹息。

  “叫张杜两位先生过来。。。。。。。”

  很快,两位大将军的心腹幕僚便带着满身的疲惫赶了过来。

  大将军忙,他们也不可能闲着,一位长史,一位司马,都累的和狗似的。

  已经五十出头的杜先生,头发已然花白,脸上的纹理,也比往日深刻了许多,平日里风风火火的样子也被蹒跚所取代。

  他祖籍河中,是大秦第二次东征之后才带着家人南渡黄河来河洛安居,经张培贤旧部引荐,入幕府中,渐渐得张培贤赏识信任,这才成了大将军府长史。

  另外一位张先生,四十多岁年纪,算是大将军张培贤的亲戚,辈分小,私下里得呼张培贤一声叔爷。

  不过这血缘关系嘛,也远的很,所以叫叔爷的时候很少,你来我往,一个唤大帅,一个呼先生,却也都自然而然。

  等人奉上香茗,张培贤立即屏退左右。

  两位幕僚瞅着张大将军的脸色,都知道,大帅心情好像不佳,便也都提起了小心。

  也没再说什么废话,张培贤直接便道:“看来。。。。。。得再见一下晋国公了,请你们来,就是商量一下,该怎么说。。。。。。。”

  张培贤停住话头,示弱的感觉并不美妙,尤其是对他这个大将军而言。

  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商议此事了,但并非如赵石所猜想的那般,张培贤有意拖延,而是张大将军太忙了。

  而赵石来到河洛,轻车简从,不像个钦差不说,而且,也没带来朝廷圣谕,光靠赵石自己的说辞,很难让张培贤信服。

  朝廷给了你多大的权力?巡访使,那又是个什么玩意?来河洛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都需要仔细琢磨,和这两位幕僚商量了两次,两位幕僚猜来猜去,也没多少新意,于是,张培贤觉着,应该先晾一晾,瞧瞧赵柱国的反应再说。

  也不能让一位钦差就这么闲着,正好,张先生这里出了个主意,不如将河洛国武监分院那里的事情交给其人,也好试探一下。

  而借着这个功夫,等派去到长安打探消息的人回来,瞧瞧有没有什么有用的。

  如果确实了解赵石心性的人,定然知道这是个地地道道的馊主意,但张培贤和其他人一样,对于赵石的了解,多数限于传闻,接触了两次,却并不能深谙其人秉性,也就这么做了。。。。。。

  实际上,这无疑将已经等的不耐烦的赵石得罪了,若是一切公事公办,反而结果会好的多。

  聪明人办蠢事,没什么稀奇的地方,不用多说什么。

  “是晋国公那里。。。。。。。”

  主意是张先生出的,自然回话的也是他,杜老头儿则抱着茶杯饮着茶,没一点说话的。

  张培贤微微点了点头,“赵柱国正在索要国武监分院名录,是去年一战之前的,而且,还要注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