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明远(二)_将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可以称之为官驿,由官府修建,再由官府着人看管,可不就是官驿?

  之所以有着那样的区分,其实还在于这些驿站职能之上。

  官驿从不接待平民百姓,只做官员以及其家眷往来休憩之用,当然,他们还担负着朝廷官府文书往来的重任。

  军驿和他们又有所不同,军中传信往来,走的大部分就都是军驿,尤其是军前战报,因极为重要,遗失者便有杀头之罪的原因,军驿却是只能向军中之人开放了,其守卫的兵卒,也皆在殿前司禁军治下。

  而内衙之前的奏报,没有多少规范,传递密信,有的走官驿,有的则是军驿,有的更是走的民驿,更有的,直接经过的内衙分布于各处的据点。

  赵石在明远司框架堪堪搭好给下属们下达的头一个命令就是,从吏部拿来了各处驿站驿卒的文录,告诉明远司的下属们,先是从长安,到潼关一路上的驿站驿卒中间,每一个驿站挑出两个人来。

  这两个人一定要身家清白,这两个人,一个将在驿站中继续当差,一个在驿站旁边定居,一内一外,确保今后明远司的急信能够到达长安。

  万事开头难,这个任务看上去分外简单,却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更不可能靠着几张吏部提供的文录,就定下人选。

  所以,这需要明远司的下属们,奔波在长安和潼关之间,完善这条道路上的一切细节。

  赵石的要求很简单,短时间内先整理出一条通路,他不求控制大秦的驿站,他根本不现实,但通信往来,最重要的无疑就是一个快字,他需要各方的探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送到京师,那么驿站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地方。

  之前的内衙之所以越来越不堪用,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混乱,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大秦的疆域越来越广,根本不是当年困守一隅的大秦了。

  面对这样急剧的变化,内衙没有去适应,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大秦之内,干起了御史们的活计,想为自己争权夺利,这不能算是一个错误,只能说,他们的野心彻底的埋葬了内衙。。。。。。。

  而在内衙尸体上出现的明远司,目的很单纯,所以,首先,赵石认为该在消息传递上下一番工夫,而非是先急着做出什么功绩。

  要是放在当年,他要让明远司这样的朝廷机构从无到有再到壮大,那一定是千难万难,甚至要耗费的精力,比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都要困难的多的多。

  但现在嘛,他要做一些中间没有太多阻挠出现的事情,已是分外的轻松了。

  因为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相当于朝廷政令,只要在枢密院中弄出几间屋子,召来些人手,那么,他便可以在自己的属衙之内,动动嘴皮子,就会有无数人为之奔走效命。

  就像一个穷汉想要盖房子,需要动脑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