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事多_将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力支持,廷议之时,又多了几分的把握。

  若是李圃那边没什么反复,明年的战事也就基本上定下来了。

  之后要考虑的,则是各路领兵将领的人选,以及兵员调拨,粮草辎重等事。

  在这个上面,赵石已经想了许久,唯一为难之处,其实还在大将军折汇身上,此人因前两年之功,已经晋了一等伯,封侯也只是早晚间事。

  这一战,绕不开此人,折家现在也没个动静,估摸着是西北战事,对折家好处多多,无意阻之罢了。

  不过和此人之积怨,已是难解。

  将其调离西北?

  别说笑了,当初长安之乱后,将其人从河洛弄到了西北,以张培贤代之,那还可以说是顺势而为的话,现在在西北灭夏之战前,调离此人,以折家之底蕴,闹出兵变之事来都不稀奇。

  而以其人身份地位,领一路兵马,独当一面,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旁的赵石到不怕什么,也断不会将其留在后方,作为大将军留后来用,只怕是,战事胶着之时,此人抗令不遵,与大局有损罢了。

  要知道,西夏多山,还有戈壁,沙漠,消息传递不便,所以在开战之前,定然要做好各种准备,在大略上,也要说个明白,但那里的地势也决定了,许多之前的谋划,并不一定能成,所以还要靠将领们的临机决断。

  这会给领兵大将们许多的自主之权,一旦有人心怀叵测,要行那争功之事,连赵石都无法全数控制的了。

  折汇会不会争功?这根本不用问,折汇此人的胆子大着呢,又与赵石有着积怨,一旦离开视线,此人必定会将赵石的安排都当做耳旁风,这是十分危险的,很可能会影响整个战局……

  对于这个,赵石还在思量,却也要瞧瞧西北镇军的情形再说。

  西北镇军这些年其实与以往没什么不同,还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个便是延州镇军,也是西北镇军最精锐的一部,这个不必细说什么。

  接着便是庆阳镇军,位于延州侧后,却也是大秦西北重镇,无论当年还是如今,都是大秦囤积粮草的地方。

  赵石许多旧部,都是出自庆阳府镇军,论起来,不如延州镇军精锐,放在当年,却也属于大秦一等一的强兵了。

  不过这许多年过去,那里的兵马还能不能称之为精锐,实在不好说,毕竟,除了前几年那一战之外,西北再没有什么战事了。

  之外的一部,则是戍守着西夏和大秦接壤之处众多边寨的戍兵了。

  当年,许多西军将领,都曾于这些边寨中与西夏人你来我往的见过阵仗,种家,折家,杨家子弟,能成才的,几乎各个都是从这些边寨中起步的。

  就连兵部尚书李承乾,曾为兵部侍郎,如今则忝为河中宣慰使的段德,都也曾守过寨子。

  可以说,搁在十几年前,这些边寨戍兵,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