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国策(三)_将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询,却可以自述己见,至于合不合理,皇帝陛下自由考量,对于他来说,也不算逾越。

  赵石思量了一下,才带着苦笑道:“陛下,臣乃武人,朝中那许多大臣,几个区区吐蕃来使,又知吐蕃内情,怎会应对不了?哪里还用臣来说什么?”

  这样的自谦,不光是成武皇帝心里很是舒坦,即便是方谦,也不自禁的露出些笑容出来……

  可见,再有着怎样的功勋,大将军还是难脱武人行列,文武之间的天然对立,也就无法消除干净,而皇帝陛下再怎么信重,在其心底里,也是不愿这样一个什么都要管一管,什么都要说一说的大将军存在于朝堂之上的。

  皇帝,文臣,武将,自古以来的相处,便是这般,相互制约,相互掣肘,也可以相互协作,处理的好了,便是君明臣贤,建立一番基业出来,处理的不好,后果就很难预料了。

  “无妨,朕之前就说了,今夜咱们君臣对饮于爱卿府中,尽可畅所欲言,但有所得,朕自欣喜,但有所失,朕自不罪便是。”

  方谦适时道:“陛下有如此心胸,实乃臣等之幸也,而且,下官也想听听,于吐蕃之事上,大将军有何见解呢……”

  种遂冷眼旁观,便知晓,之前自己有些冒失了,心中有点后悔之余,却也感慨万端,长安之乱后,大将军在进退之间,可是越发的纯熟了,以其人权势,都是如此,自己背后还有着种家,以后更应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才是,可不能太过于狂妄了。

  而这个时候,赵石已经再无顾忌,微微拱手道:“既然如此,臣便说上几句,至于对于不对,还请陛下斟酌。”

  “说来无妨。”

  “吐蕃之事,微臣只从府中几个幕僚口中得知一二,先还不知真假,方才听得陛下之言,到是觉得,应该相差不多才对。”

  这就又是撇清的手段了,随即,赵石觉得火候也差不多了,便又接着道:“在微臣看来,吐蕃来使,让人厌憎者,不过两件事罢了。”

  “一个,就是想要让我大秦助其重建吐蕃王庭,不知旁人怎么想,但以微臣之见,这是一件好事……”

  此言一出,成武皇帝睛一亮,身子前倾,听的越发的专注仔细了,旁边的方谦和种遂都有些讶然,但此时却谁也不敢打断赵石的话语。

  赵石则接着道:“据臣所知,吐蕃早已名存实亡久矣,而今遣来使臣,除了归义王用兵得力之功外,怕是吐蕃跌经战乱之后,已现一统之端倪了,不然的话,何来使臣之说……”

  “这般看来,重建王庭,乃吐蕃各部当务之急,但战乱已久,又有归义王陈兵在侧,这才让那些吐蕃首领们派使臣入秦,求得大秦助力罢了。”

  “至于说此议狂妄……也确实狂妄,以吐蕃如今情形,几乎一举可下,根本没有与我大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